黄山毛峰是清代名茶之一,属于绿茶。产于安徽省黄山(徽州)一带,所以又称徽茶。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,芽尖峰芒,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,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。 【制作工艺】 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分为杀青、揉捻、烘焙三道工序。由于新制茶叶形如雀舌,味醇回甘,外形微黄,香气高长,因其冲泡开始进行,故称为黄山毛峰。 【制作工艺】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,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,1—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、一芽二叶初展;一芽一、二叶;一芽二、三叶初展。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,1—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。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,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,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、梗和茶果,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。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,散失部分水分。为了保质保鲜,要求上午采,下午制;下午采,当夜制。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烘焙四道工序。 取茶:黄山毛峰采摘细嫩,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,1—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、一芽二叶初展;一芽一、二叶;一芽二、三叶初展。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,1—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。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,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,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、梗和茶果,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。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,散失部分水分。为了保质保鲜,要求上午采,下午制;下午采,当夜制。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、揉捻、烘焙三道工序。 杀青: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,锅温要先高后低,即150130oC左右。 手法:用双手回转滚揉,成条后,再行抖散。炒二青、理条结合,炒二青、理条结合,炒至茶叶青气散发,叶色呈现青亮光泽,约炒30分钟左右。 起锅后进行抖、理、搓、抓手法,继续双手同时做到不拎起锅不动,历时10分钟左右。 推手炒制: 杀青后,不进行高温、不互视、靠近火温,及时搭锅炒制,做到“率、早、中、低”的品质要求。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